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主要内容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与实践的鲜明主题,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
丰富内涵
八个明确
- 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 布局:
- 总体布局:五位一体
- 战略布局:四个全面
-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 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最本质特征:中国共产党领导。
五位一体
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
四个全面
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
基本方略 - 十四个坚持
-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 坚持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开放
-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 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从严治党
历史地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新时代党和人民共同奋斗的精神旗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十九大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18年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写入宪法。
中国梦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时提出中国梦。
科学内涵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中国梦的精神: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实现中国梦的力量: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两步走:
- 2020~2035,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 2035~本世纪中叶(2050),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提出发展理念: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创新、绿色、开放、共享、协调的新发展理念。
内涵:
- 创新 - 第一动力
- 协调 - 内在要求
- 绿色 - 必要条件
- 共享 - 本质要求
- 开放 - 必由之路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质量第一、效率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 推动增长动能转换 - 发展先进制造业,提高实体经济。
- 深化要素市场配置改革 - “以价取胜”转为“以质取胜”
- 加大人力资源培育力度 - 人才、企业
- 三去一补一降(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发展: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 - 公关期
举措与行动:
-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立身之本
-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 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 西部大开发
- 东北振兴
- 中部崛起
- 东部率先高质量发展
- 长江经济绿色发展
- 乡村振兴战略
- 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政治建设
-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 党的领导(根本保证)
- 人民当家作主(本质特征)
- 依法治国(基本方式)
- 国体(谁当家):工人阶级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 政体(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协商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特有形式和优势
- 政党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是一党制,也不是多党制[「对」 参政党「错」 在野党「错」])
- 机构:人民政协(非行政机关)
- 性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的机构
- 主题:团结和民主
- 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 民族区域自治:核心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族。
- 基层群众自治制:
- 组织:城市居委会、农村村委会
- 形式:自我管理、服务、监督
-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了解)
- 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
- 深化团结进步
- 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基本方针——积极引导
- 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主题
- 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统一。
- 一个中国:两岸关系政治基础
- 九二共识:确保两岸关系和和平发展的关键
推动社会主义繁荣
- 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强国
- 培养文化自信
-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产业
- 提高文化软实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扬伟大民族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于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到的精神: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民生
-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
- 发展教育
- 提高就业
- 加强社保
- 打赢脱贫攻坚战
-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 坚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系。
- 社区是党与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社会治理的中心要向基层下移落到城乡社区。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
全民国家安全日:4月15日
建设美丽中国
世界环保日:6月5日
四个全面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是全面建成,不是全面建设。
十九大指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
-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 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
-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 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
- 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
- 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
- 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关系
- 处理好胆子大和步子稳的关系
- 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全面依法治国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十九大上强调: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各方面,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坚持中央领导
- 人民主体地位
-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
- 从中国实际出发
全面从严治党
- 四大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 四大危险: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
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六位一体”
- 政治建设 - 首位
- 思想建设 - 基础
- 组织建设
- 作风建设:
- 核心——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
- 政治优势——密切联系群众
- 四风——享乐、形式、官僚、奢靡
- 制度建设 - 长远之策,根本
- 反腐败斗争 - 重中之重
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建设一流军队
- 2020年——机械化、信息化
- 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 本世纪中叶(2050年)——世界一流军队
政治建军——立军之本
改革强军——关键一招
科技兴军——核心战力
依法治军——基本方略
特色外交
坚持和平发展
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宗旨:维护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旗帜: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新国际关系:互尊、公平正义、合作共赢
外交工作布局
全球治理观:共商、共建、共享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核心: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富裕、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 十九大:以“一带一路”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迈出去并重。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坚持、加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最大优势。
全党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是必然要求
其他
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思想道德件事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中心环节。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
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共同富裕和公有制为主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
四项基本原则
-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If you like this blog or find it useful for you, you are welcome to comment on it. You are also welcome to share this blog, so that more people can participate in it. If the images used in the blog infringe your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to delete them. Thank you !